湖北省林业局近几年来,郧西县利用退耕还林地合理套种牧草、药材、香椿、桑树等,培植后续产业增加退耕农户收入,稳定退耕还林成果,取得了较好成效。郧西县自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县以来,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6.8万亩,其中退耕还林16.6万亩,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0.2万亩,全县18个乡镇均有分布,共涉及6万余农户,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,广大退耕农户也从中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实惠。
但由于该县土地瘠薄,立地条件差,退耕地在短期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,加之该县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,处于重要生态区域,绝大部分退耕地设计为生态林,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基本没有什么直接经济效益,同时,由于该县是国家贫困县,自然条件差,经济薄弱,农民劳动力转移无市场,生态移民等长效机制也尚未建立,随着国家政策补助的陆续到期,部分农户生计困难问题日渐突出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,郧西县委、县政府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决定走“以套补缺,以短养长”的路子,在不破坏原有目的树种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林间空地、坎边闲地合理套种药、菜、特等,以增加退耕户收入,实现退耕还林“退得下,稳得住,不反弹,能致富”的目标。
今年,该县在退耕地中共套种牧草0.3万亩,药材0.2万亩,香椿菜0.5万亩,桑树1万亩,通过种草养畜,种桑养蚕,出售药材、椿芽,预计可实现产值630万元,仅此一项可使全县退耕农户户平增收105元。与此同时,该县还注重培植农产品加工企业,现有香椿菜加工企业一家,畜产品加工企业一家,各乡镇还成立了药材产业协会等,一条“基地+农户+企业+市场”的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形成。
本文来源:bat365在线平台官网地址-www.wisdom999.com